【大河財立方 記者 楊春旺】 日前,隨著螞蟻消金、南銀法巴消金2024年經營數據披露,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已有17家公布了2024年成績單,其中4家消金公司營收超百億。從已披露的業績報告來看,行業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調整,部分頭部消金公司營收利潤雙雙下滑,中小消金公司業績普遍上漲。
頭部消金機構業績承壓 增速放緩
據大河財立方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招聯消金、螞蟻消金、馬上消金、興業消金、中郵消金、中銀消金、杭銀消金、海爾消金、寧銀消金、蘇銀消金、哈銀消金、湖北消金、北銀消金、小米消金、建信消金、陽光消金、南銀法巴消金17家持牌消金機構公布了2024年成績單。
其中招聯消金、螞蟻消金、馬上消金、興業消金營收過百億,依舊保持行業頭部地位。螞蟻消金披露的經營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13億元,同比增長76.31%;營業利潤35.81億元,同比增長2090.20%;凈利潤30.51億元,同比增長1913.64%,平均一天賺約834萬元。
不同于螞蟻消金的營收、利潤雙增長,被稱為“消金一哥”的招聯消金2024年總資產1637.51億元,同比減少126億元,縮水7.18%;營業收入173.18億元,同比下滑11.65%;凈利潤30.16億元,同比下滑16.22%,出現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同比首次“三降”。
興業消金同樣面臨困境,截至2024年末,總資產821.22億元,較上年末減少5.12%;2024年實現營收100.67億元,同比減少9.91%,凈利潤4.3億元,同比減少76.82%。興業消金表示,受外部環境影響,當前金融行業普遍承壓,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在經濟環境、市場需求等因素作用下增速放緩。
業內人士認為,頭部消金公司業績下滑,一方面是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和中小型消費金融公司不斷搶占市場份額,導致頭部公司市場份額被分流。另一方面,過去依賴的“高收益覆蓋高風險”模式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逐漸失效,而側重線下業務的模式也面臨重成本、重人力,以及長賬齡資產風險暴露相對滯后等問題。
中小機構突圍 業績普漲
與頭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郵消金、海爾消金、哈銀消金等中小機構實現業績普遍上漲。
郵儲銀行披露的數據顯示,中郵消金2024年實現營收75.41億元,同比增長8.47%;凈利潤8.04億元,同比增長54.02%。截至2024年底,總資產672.2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5.47%。
中郵消金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國內消費金融市場在宏觀經濟復蘇承壓、居民消費信心波動的背景下,公司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推進“效益優先”高質量發展,鍛造“自主可控”核心競爭力,努力完成各項經營指標,實現總資產、營業收入、凈利潤穩步增長。
紅星美凱龍財報顯示,2024年海爾消金實現營收31.69億元,同比增長27.32%;凈利潤4.45億元,同比增長21.92%。截至2024年底,總資產293.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73%。
2024年,海爾消金依托股東資源,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聚焦家電、家居、教育、醫美等細分消費場景,為各類群體提供小額、分散的金融服務。其“場景+金融”的模式不僅提升了用戶黏性,也降低了風險敞口,為業績增長奠定了基礎。
此外,截至2024年末,建信消金總資產125.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2.04%;2024年實現凈利潤0.1億元,同比增長115.38%;寧銀消金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超65%,凈利潤3.03億元,同比增幅達50.17%;哈銀消金總資產增長14.01%,營收增長13.46%,凈利潤增長11.03%;小米消金總資產增長32.07%,凈利潤增長51.32%;湖北消金總資產增長34.59%,凈利潤增長24.60%。
中小機構業績增長得益于其業務基數小,在業務拓展和增長方面靈活性高,運營和風控成本相對容易控制,部分機構通過加強股東協同、與其他機構合作等方式,拓展業務渠道,提升了經營效益。
加速不良資產出清
面對業績分化與市場變化,消費金融公司密集采取行動。為降低不良率,滿足監管要求,消金公司密集開展不良資產出清工作。
2024年消費金融公司的不良貸款轉讓成交規模合計達414.4億元,僅2025年4月以來,已有6家消費金融公司掛牌9期不良資產轉讓項目,比如招聯消費金融在2025年4月14日一日披露兩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轉讓公告,兩期合計轉讓不良資產總額達到17.49億元。
從掛牌轉讓價格來看,消金公司的不良資產包起拍價格不斷走低,興業消金2025年第一期1.02億元的不良資產包,起拍價為457萬元,約為0.4折。捷信消金發布2025年第一期個人不良貸款轉讓項目公告,項目競價起始價為2150萬元,約為未償本息總額的0.3折。
同時,為向合規靠攏,消金公司紛紛增資補血,今年1月,唯品富邦消金注冊資本增加至10億元;3月7日中信消金增資申請獲批,其注冊資本從7億元增至10億元;3月24日,錦程消金增資申請獲批,注冊資本從4.2億元增至10億元。
據統計,目前注冊資本尚未達到標準的消金公司還有6家,分別是北銀消金、幸福消金、蒙商消金、廈門金美信消金、晉商消金、盛銀消金。
此外,消金公司人事變動也較為頻繁,僅2025開年以來,就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高管發生變動,涉及董事長、董事、副總經理及首席風險官等多個關鍵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