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奶茶、冰淇淋。
信陽茶源遠流長,起源于東周,盛名于唐宋,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1915年,一捧青翠的信陽毛尖遠渡重洋,在萬國博覽會上以“形美、香高、味醇”折服世界,一舉斬獲金獎,從此將豫茶的基因刻入全球茶史。
信陽毛尖的“含金量”,不僅停留在1915年那枚金牌的光芒上,更在于品牌價值的持續躍升。自2010年起,其品牌價值連續15年穩居全國前三,2024年達80.3億元,品牌收益更以5.42億元問鼎全國。這份底氣,源自千年茶史的積淀、216萬畝茶園的生態饋贈,更在于向新質生產力躍進的決心。
近兩年來,信陽茶踏著新時代的浪潮起舞,正以“跨界七十二變”的姿態,演繹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新茶經”。
前不久,在鄭州正弘城商場門口,文小新非遺毛尖鮮奶茶火出圈,它以鮮奶的醇厚和悠長的茶香高調圈粉年輕人。
“信陽毛尖+”還能加出什么?毛尖飲料、毛尖啤酒、毛尖食品、毛尖化妝品等一系列創新產品令人大開眼界。不僅如此,除了“綠茶之王”信陽毛尖外,信陽紅茶、信陽白茶等聲名鵲起,不但拉長了信陽茶的產業鏈條,而且豐富了產業結構,增加了信陽茶產業的效益,讓綠葉子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金葉子。
四月的信陽,滿眼碧翠,連空氣中都彌漫著茶香。信陽茶產業的新質生產力處處涌動。
在浉河區的5G智慧茶園,無人機巡園守護生態,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pH值,每一片茶葉都有自己的“出生證”;在現代化制茶車間,AI制茶系統精準調控火候,信陽毛尖邁入從“憑感覺”到“標準化”的新時代;茶旅融合的信陽小院、茶莊園競相出圈,催生“采茶體驗師”“茶宴設計師”等新職業……從“賣原料”“賣風景”到“賣體驗”,信陽茶的畝產效益因跨界而倍增。
從蘇軾筆下的“淮南茶,信陽第一”到Z世代追捧的“國潮頂流”,信陽茶的破界并非完全拋棄傳統,而是以科技為筆、文化為墨,在千年茶脈上,將中國茶的浪漫與時尚完美演繹成這個時代的“新茶經”。(河南日報記者 刁良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