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下午,在迎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這一特殊的日子里,由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作為學術指導,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攜手鄭州市非遺保護和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中心、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人文藝術教育中心,成功舉辦了一場以“保護黃河文化 賡續歷史文脈”為主題的“大河之壤——黃河流域泥玩具展”及系列文化活動。此次活動旨在響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號召,開展非遺美育浸潤活動,促進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增強公眾非遺保護意識,并在校園內深化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與傳承。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重量級嘉賓,包括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秘書長、河南省非遺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閔虹、來自非遺保護領域教育界、藝術界的眾多知名學者和非遺傳承人。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王磊發表歡迎致辭,表達了對傳承與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堅定決心和殷切期望。
展覽分為靜態展示區、互動體驗區和影像展示區三大板塊,全方位展示了黃河流域泥玩具的歷史變遷、藝術特色及制作工藝。策展人孟俊峰博士親自導覽,生動講解,讓觀眾深入了解了泥玩具背后豐富的文化知識。此外,七十三中美術教師姚華蓉細致介紹了學校將非遺資源轉化為課程資源的實踐經驗,并展示了通過校本課程培養出的泥玩具創作新星,凸顯了學校在非遺美育上的創新與實踐。
孟俊峰博士
七十三中美術教師姚華蓉老師
活動現場,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與華北水利水電大學人文藝術教育中心、鄭州市非遺保護和文旅文創融合發展中心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標志著“非遺在校園”系列活動的深入推進,為非遺傳承與創新開啟了新的合作模式。
座談會環節,多位專家圍繞“大河之壤——黃河流域泥玩具展”及非遺美育校本課程開發、黃河流域非遺保護現狀、傳承難題與創新發展路徑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對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在非遺保護、非遺美育上的努力和經驗表示贊許,并對今后的提升提出了寶貴的見解與建議。
活動亮點之一是黃河流域泥玩具表情包的發布,該表情包由在校生根據展出的泥玩具作品自發創作,借助現代傳播方式讓傳統藝術以新的媒介語言呈現,贏得了線上線下觀眾的熱烈反響。同時,美術教室里,“魚躍黃河 助夢啟航”為主題的非遺研學活動,由美術教師劉丹帶領學生們現場制作具有美好寓意的特色泥玩具,表達出對即將面臨中招、高考學子們的美好祝福。
此次“大河之壤——黃河流域泥玩具展”及相關主題活動的成功舉辦,不僅為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更為鄭州市第七十三中學的美育工作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展示了學校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的積極作為和顯著成效。未來,學校將繼續探索和實踐,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校園沃土生根發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薪火相傳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