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部長們對話媒體,直面經濟社會熱點話題。
陰和俊:2023年我國研發投入超3.3萬億元
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從投入看,去年全年研發投入超過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8.1%。2023年,我國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成果。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站正式投產,C919大飛機實現了商業化的運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組件,“新三樣”2023年出口增速喜人。科技創新不僅提升了我國傳統產業的競爭力,也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夯實了基礎,注入動力。
陰和俊: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長期的戰略性工作
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說,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要趕早一點、寬松一點、面寬一點、跟得緊一點,幫助他們盡早熟悉科研、培養興趣、增強自信、把握方向。出臺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單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礎科研費用投到35歲以下的年輕人身上,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中,把對青年人的培養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下一步要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長期的戰略性工作,努力為青年人加快成長、發揮作用創造良好條件,給予他們更多的信任、更好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在工作上,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機會、搭建平臺、營造環境。在生活上,針對他們的“急難愁盼”,動員各方共同努力,圍繞薪酬待遇、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重點關切,努力解決后顧之憂。
李國英:去年我國水利建設投資創歷史新高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2023年我國水利建設全面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設投資1199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這些水利工程項目包括四大類,即防洪工程、重點水源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態保護和治理工程。這些水利工程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從而進一步為國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李國英:加快構建水資源配置的網絡格局 推進國家水網建設
水利部部長李國英說,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要求加快解決水資源時空分布及不均衡問題,增強水資源調控能力和水資源供給能力來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就必須加快構建水資源配置的網絡格局,推進國家水網建設。《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從全局高度優化水資源總體配置格局,促進水資源在時間層面實現跨期調節,以豐補枯,在空間層面實現南北調配,東西互濟,著力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
唐仁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同鄉村振興銜接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大家可以放心的、比較完善的,早發現、早幫扶、動態消除風險有效的機制和辦法。下一步,要更多地聚焦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咬準目標一件一件辦下去,辦一件成一件。這樣幾個五年下來,積小步成大勝,一定能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唐仁健: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93公斤
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說,2023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到493公斤,比上年又增加了7公斤左右,繼續高于國際公認的400公斤的糧食安全線。2024年將重點抓好穩面積、提單產、優服務、強政策,始終抓好農業防災減災。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國資國企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圍繞這三個字
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央企業推進高質量發展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想用三個字來講我們今年準備怎么推進高質量發展,高就是高水平的協同,質就是質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長。”張玉卓表示,中央企業去年成績不錯,投資增長的速度比較快,去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11.2%,全國是3%,實現了對國民經濟正增長的貢獻。今年這兩個月,形勢在持續向好,一些重點行業表現好,比如這兩個月社會售電量同比增長了13%,汽車銷售增長了15%,特別是航運、航空運輸、物流同比增速59%。這么多指標說明經濟持續向好的態勢在鞏固,對做好今年中央企業和國資國企的工作我們充滿信心。從質上講,我們推進中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中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增強中央企業的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首先要提高各方面的效率,提高資本效率,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還要提高科技產出的效率。協同就是高水平的協同。中央企業和各類所有制企業加強協同,去年,中央企業對體系外采購量13萬億,直接拉動了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200萬戶,近期我們啟動了產業鏈共融行動計劃,發布了1000多項清單,現在和5000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層次的合作關系,今年這個工作要作為一項常態工作。各個領域都在加快發展人工智能,但是在中央企業,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也依然存在,比如數據基礎設施的共享問題,建了很多計算中心、數據中心,要把這些協同起來,以高水平的協同來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