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鵬
過去一年,我省深入實施“十大戰略”,全力以赴拼經濟,在頂住壓力、攻堅克難中實現經濟發展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勢的蓄積壯大。省政協委員、經濟日報社河南記者站站長夏先清長期關注河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1月28日,他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河南經濟在需求不足、環境約束等多重壓力下,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實屬不易。”夏先清說,從當前情況看,我們既面臨許多挑戰,也有不少有利條件,但總的來講,面對的國際形勢更復雜、國內發展的任務更艱巨。作為經濟大省,河南既要扛起更多的發展責任,更要堅持高質量發展。
夏先清認為,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規模、速度和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該地區大型企業的發展狀態如何。近年來,河南雖然招引培育了富士康、上汽、比亞迪等一大批大企業,但從全省范圍看,大型和超大型企業數量依然較少、規模依然較小。大型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河南要持續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大企業,讓它們在經濟發展中挑起重擔。
“河南要堅定不移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夏先清表示,既要“栽樹”也要“搭橋”,政府既要了解民營企業發展的現實困難,也要結合客觀發展情況,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尤其要在解決對民營企業欠款和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等方面給予實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