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河南測繪職業學院教學樓四百人的階梯教室里座無虛席,隨著一陣陣熱烈地掌聲,北京市中位協北斗時空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首席專家曹沖為該院學生帶來了《北斗系統彰顯時間空間的偉大力量》的主題講座。
這其實是“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北斗杯”大賽)的“傳統項目”——“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活動,至此第十四屆“北斗杯”大賽全國總決賽也逐步拉開了帷幕。
講座上,曹沖研究員從衛星定位發展史、大國為何要建衛星導航、中國(北斗)新時空“新”在哪里、中國北斗系統與GNSS發展等多方面展開。他指出,在新時期衛星導航系統的核心價值是提供高精度的時間空間信息服務,北斗系統應用的重點在于推進時空信息和導航與位置服務新基建,推進新時空服務科技共享平臺形成與發展,推進多種多樣的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推廣應用與服務。
另一方面,曹沖研究員表示,北斗產業的高速發展也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人才。4000億元的產值至少需要從業人員80萬人。但目前15000家企業,只有50多萬的員工,缺口很大。而“十四五”末產值達到萬億元,人才缺口更大,所以教育任務繁重。
所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將是促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校企制度文化、技術資源與人員的快速融合,最終才能促進共建共享共贏的產業發展。
聆聽講座的河南測繪職業學院學生表示,通過曹沖研究員的講座,讓我們深入了解了中國北斗系統發展歷程及產業發展前景,覺得“北斗+”將會不斷為我們學習的專業領域賦能,從而讓我們擁用更好就業前景。
據了解,這次在河南測繪職業學院舉辦的專題講座僅是本屆“北斗杯”大賽“院士專家進校園”科普活動之一,在本屆“北斗杯”大賽總決賽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長三甲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焦維新、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技委通信與導航有效載荷專業組成員張爽娜及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導航系統部課題負責人劉松川等將先后走鄭州的多所中小學的校園,用科普滋潤孩子們的心靈!
據悉,“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已于2022年9月列入教育部自然科學素養類競賽白名單。第十四屆“北斗杯”大賽全國總決賽將于10月27至29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此次全國總決賽由河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河南省婦女聯合會、共青團河南省委員會等地方單位指導,河南省空間信息數據與應用中心和河南省婦女兒童發展中心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