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狀元的“破與立”
“經過這幾天的試營業,實體店整體來說是得到了消費者認可的,效果不錯!”
說起“實體店”這幾天的情況,李勝利本來疲憊的臉上顯得神采奕奕。從6月9日試營業開始,李勝利仿佛回到了剛剛創業當小老板的日子。從選品、備餐、到人員安排、總結顧客反饋,忙得腳不沾地。令他欣慰的是,消費者對于豆狀元品牌的認可、對健康豆制品早餐的需求,超出了他的預期。
“實體店除了豆狀元自有商品的展示銷售外,我們還嫁接了健康早餐。將豆狀元工廠生產的熟漿工藝鮮磨豆漿,在豆狀元天然豆腐體驗店內現場加工成熱豆腐、豆腐腦,再用香油、芝麻醬、雞汁兒調味,搭配黃豆、芹菜丁、蔥花、香菜等配料,成為營養早餐直接提供給消費者,增強體驗感。”
健康早餐的嫁接對豆制品行業來說無疑是成功的,無論是老漿點制的“雞汁熱豆腐”,還是單碗單蒸的“籠蒸豆腐腦”,吃過的人都會留下鮮香爽滑、熱嫩軟香的評價,這也成為了李勝利砥礪前行的動力。
一家豆制品加工企業,走出自己擅長的領域,跨界做“實體店”,背后是企業的經營和生存問題。在李勝利看來,盡管豆狀元這些年的發展不錯,但傳統的豆制品加工和渠道銷售,可操作空間已經不大了,再加上同質化競爭激烈,只有加強豆狀元高附加值產品與顧客的連接度,找到新的盈利模式,才是企業未來的出路。“實體店”并非李勝利的初衷,但市場競爭逼著他去為豆狀元尋找新的突破點。
“接下來,我們計劃推出燒餅夾豆腐串、鐵板豆腐、椒鹽豆腐等小吃品鑒。還將與社區電商、外賣平臺建立合作,順應‘新消費’發展趨勢,開拓豆狀元的新市場。同時,依托豆狀元實體店的第一手消費信息,為新品研發和推廣提供數據和平臺支撐。年輕人喜歡的燒烤食材,方便快捷的速食健康早餐,半成品的麻婆豆腐、醬燒豆腐,甚至是抹茶豆腐等網紅產品都是有可能的,這將會非常有趣!我們的實體店也將作為新品的首發推廣平臺。”
而對于豆狀元“實體店”未來的發展規劃,李勝利顯然并不想太過于冒進。至于未來是以加盟店的模式經營還是獨立自營,一切的基礎都取決于第一家“實體店”能否實現持續的盈利,是否真正與當下的社會消費需求相匹配,這都需要市場和時間的檢驗。
突破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兒。干得好是行業先鋒,干不好可能就會變成“先驅”。無論這次實體店的探索是否成功,李勝利都必須邁出第一步。“成功了,我們的新消費之路走得快一些;不成功,我們可以換個路子,但改變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