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眾籌到300萬元,計劃在鄭州建立金漠灣西北生活館旗艦店,北京、上海的旗艦店也正在洽談。我要把家鄉特產黑枸杞,通過線下種植、線上銷售,串起鄉親父老致富夢。”一身西裝的馬維祥,面對來公司考察的家鄉干部,干練灑脫,絲毫看不出學生氣。
3月18日,甘肅省玉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塞力泰一行,來到馬維祥的母校——黃河科技學院,學習借鑒綠色有機產業發展方面的經驗和理念,并在推進產業轉移和產業發展上尋求合作。馬維祥作為校友創業代表,為“父母官”介紹公司發展及脫貧帶富情況。
馬維祥是甘肅省玉門市獨山子東鄉族鄉金泉村人,“窮在地上、苦在水上、慢在路上、落后在教育上”是10多年前獨山子東鄉族鄉的真實寫照。
知識改變命運。十年寒窗,馬維祥破繭成蝶,于2014年被黃河科技學院錄取。
夢想插上翅膀飛出大山,馬維祥帶著全村人的希望踏上求學之路,他暗暗發誓:一定學到真本事,帶領父老鄉親走出窮山。
踏進大學的第一天,馬維祥便被學院董事長胡大白的創業辦學經歷所吸引,一顆創業的種子悄悄在心田埋下。
在一次創新創業基礎課上,馬維祥帶來了家鄉的黑枸杞,產生了在鄭州售賣家鄉土特產的想法,這讓老師們刮目相看。
創業伊始并不順利。
“由于我的普通話不標準,推銷產品處于被動,常常被拒之門外。”
好在這位西北小伙兒韌性十足。除了以買家的身份去門店溝通,學習具體的銷售技巧外,馬維祥還借助母校的幫助,結識了更早創業的校友程東東等人。
2016年,在學校多方支持下,大三學生馬維祥創建了自己的公司——河南百草坊商貿有限公司,從此開啟創業之路。憑借黑枸杞的品質優勢和價格優勢,銷路逐漸打開,隨后馬維祥在老師的指導下注冊了“金漠灣”商標,家鄉的地標特產黑枸杞開始銷往全國各地。
2018年,馬維祥被評為首屆“河南最美大學生”。當他了解到,不止自己的家鄉存在滯銷農產品,中國的很多鄉村都存在類似情況后,他開始將眼光從自己的家鄉轉向全國的滯銷農產品,“助農籌”項目提上日程。
“助農籌致力于搭建從農戶的田間地頭直接到消費者手中的平臺。”馬維祥說。
腳踏新征程,馬維祥開啟創業新時代:下一步將在鄭州航空港區設立公司辦公地點,借助航空港的資源,將家鄉特產遠銷海外。
目前,馬維祥所在的公司已經有一級營銷商60個,分布河南、山東、寧夏、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已與家鄉6家農業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帶動玉門4個鄉鎮獨山子、小金灣枸杞產業2萬畝、花海蜜瓜500畝、清泉人參果3個大棚、瓜州蜜瓜300多畝。
玉門市小金灣鄉鄉長馬維英介紹說,馬維祥創業不忘家鄉,為群眾脫貧致富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次來河南考察市場,為馬維祥加油鼓勁,也希望他能當好“橋梁”,讓更多的農產品走出家鄉,走到全國、全世界。
“黑枸杞屬于荊棘類植物,渾身都長滿了堅硬的長刺,儼然一位穿戴盔甲的戰士。我愿帶著黑枸杞的品質,在艱苦的環境中繼續拼搏努力,為鄉村振興多做貢獻。”馬維祥堅定地說。(人民網河南頻道 張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