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馬紹坤)大棚種植闖出扶貧新前景,反季蔬菜鋪就綠色致富路。7月27日,“決勝2020•河南更出彩”系列主題采訪活動“鄉村振興采訪團”在開封市通許縣馮莊鄉陳莊村了解到關于種植反季節蔬菜脫貧的故事。
通許縣城北4公里處的陳莊村,原本房屋破舊、道路泥濘、基礎設施差、農民收入低,2014年被確定為貧困村。而如今的陳莊村,整潔的街道、雅致的農家院落、時尚的休閑廣場,處處彰顯生機與活力。這個傳奇脫貧致富故事還要從反季節蔬菜和大棚種植講起。
“我們的水果西紅柿,上市的時候別人來我們這兒拉都要25塊錢一斤,更別說我們給他們送了。”駐陳莊村扶貧工作隊長蔡偉介紹道,“這就是我們選擇搭大棚的原因。”
據介紹,2016年,陳莊村在村黨支部成員牽頭下,掛牌成立了通許縣第一個以發展綠色蔬菜種植為基礎的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一年后,5座日光溫室大棚拔地而起,棚內種植番茄、豆角、黃瓜、瓠子等多種綠色時令與反季節蔬菜,銷往省市的各大商超,供不應求。
通過持續發展村內農業產業,夯實產業基礎,不僅增加了集體經濟收入,也增加了脫貧戶的收入。陳莊村積極組織建檔立卡戶到村內蔬菜大棚務工,人均年增收4600元,產業帶貧效果顯著。
如今,陳莊村正在規劃打造一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已建成100噸冷庫、農產品深加工區、37座果蔬大棚、52座高標準冷棚,還有在建的25座越冬暖棚。建成后,園區的經營管理由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帶動,實行訂單銷售。通過務工收入、土地流轉、集體經濟分紅等形式帶動全村農戶持續增收,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助推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