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陳詩昂/文王春勝王訪賢/圖
春運是場“大片”,能不能大賣,靠旅客,也靠每一位參與保障的幕后人員。
為了讓您回家的路更順暢,這些幕后人員中的很多人不能回家過年。如果您再遇見他們,不妨向他們送上一個燦爛的笑臉。
和過去十幾年一樣,今年除夕他要上夜班
張偉鄭州火車站供水值班主任
兩條股道間約2米寬、超過450米長的空間,是上水工的工作場地。張偉在供水崗位上干了12年,現在是鄭州火車站供水值班主任。
上水是個關鍵崗位,水上不好、上不夠,會影響旅客的出行體驗。
上水也是個簡單又復雜的崗位,“簡單”在于只需要將水管對準上水口,在合適的時間拔下。“復雜”是因為牽涉安全、標準,時刻與“鐵老虎”為伍。
上水是火車站最辛苦的工種之一。當列車停穩后,上水工需要拖著五六十斤重的管子,快速對準位置相對不那么固定的上水口,“往前多拉半個車位或者少拉半個車位都是正常的。”張偉說。
一趟車十幾個上水口,每個人負責4~5個,每上一趟水要移動約1公里。“最繁忙的股道,一天接50趟列車,來回30公里是有的。”冬天上水更辛苦,水管從上水口拔下時,水會濺到他們的褲腿和鞋上。
春運期間,加了不少臨客,也讓張偉和他的同事們更忙了。
上水工作實行四班倒,張偉說,如果不換班,20年后哪天上白班還是夜班都能算出來。所以,張偉知道,今年除夕要上夜班,跟過去十幾年一樣,又不能回家過年了。
“您最想跟父母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問道。張偉說:“爸媽幫我照顧孩子,特別辛苦,謝謝爸媽。還有媳婦,謝謝她十幾年來對我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
談到不能回家過年的遺憾,張偉說,就像他們班前一首歌所唱的,“旅客的滿意,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在小小的候車廳里,她每天要走上1萬多步
肖穎鄭州客運北站“愛相伴”服務組成員
肖穎在汽車客運這個行當已工作了28年,目前仍堅守在服務旅客第一線。
為了讓旅客回家之路更加順暢,鄭州客運北站成立了“愛相伴”服務組、“贈您芳心”售票班組,實現了站內服務的愛心接力,最大限度地為旅客提供急需的幫助。肖穎便是“愛相伴”服務組的一員。
“愛相伴”服務組主要負責候車大廳的服務工作。1月21日,春運到了第11天,車站的客流每天都在增加??瓦\北站的候車大廳并不大,但肖穎每天的步數仍在1萬步以上,她要常常穿梭于服務臺、發車平臺和各個檢票口,為旅客導乘、回應問詢、辦理業務,“工作量是平時的3倍左右。”
忙碌,是春運的常態。肖穎說,在車站工作,服務好旅客已經成為最基本的要求和工作標準。而這背后付出的,是她每年春運嗓子都會啞。今年,肖穎依然是和同事們一塊在單位過春節,“跟往年比沒有什么區別。”
“您最想跟父母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問道。肖穎說:“20多年的工作經歷,已經習慣了。每年春節都是在工作崗位上,沒能好好陪你們,很愧疚,也謝謝你們的支持。”
工作11年來,他有10個年頭沒能回家過年
曹俊紅鄭州機場機務工程部飛機維修放行員
飛機滑行前,機坪上會有兩個人對著飛機揮手,曹俊紅便是其中一位。
春運的前11天,鄭州機場保障航班7200余架次,最多一天達680余架次。這對機務來說,意味著更大的壓力、更大的工作量。
飛機放行前,機務需要檢查的項目有200多項,“把飛機檢查完,故障處理完,飛機沒有任何故障了,我們在飛行記錄本上簽字放行,飛機才能離港。”曹俊紅說,這是機務的責任。
機務的工作環境通常沒有遮擋,冬天
要暴露在雨雪霜冰之下。“穿再多衣服、穿再厚的鞋,感覺都是透的。”曹俊紅說。
節假日,對機務來說,意味著工作會更忙。到今年,曹俊紅已經在鄭州機場工作了11個年頭,他有10個年頭沒能回家過年。
“您最想跟父母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河南商報記者問道。
曹俊紅說:“干機務這行,常年跟飛機打交道,都是一幫大老爺們,也不善言辭,唯一想說的是‘謝謝爸媽,謝謝老婆、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