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新鄉12月17日電從率先在河南省推行家事審判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到探索建立和完善訴調對接多元化解機制,近年來,河南省新鄉市在黨委領導下,不斷推動建設分層遞進、銜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化解紛機制,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的質量、效率和公信力,為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便利的糾紛解決渠道,實現了糾紛的有效分流化解。
12月16日,“貫徹全會精神 建設平安河南”網絡主題采訪團一行走進新鄉市,見證多元化解紛機制在實體化運行中,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新鄉市經濟社會快速平穩發展所作出的積極貢獻。
衛濱區鐵西街道飛機場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白玉清 攝
“五老六員” 轄區安定團結的“守護人”
走進衛濱區鐵西街道飛機場社區,矛盾糾紛調解室、心理咨詢室、群眾訴求接待站等服務窗口正井然有序地開展工作。在這里,社區居民的大事小情、鄰里糾紛都能得到多元、便捷、高效的解決,讓轄區群眾切實感受到了生活便捷舒適,服務無處不在,幸福就在身邊。
“飛機場社區位于新鄉市西邊的城鄉結合處,轄區范圍大,居住人口超過1萬人,其中不少是流動人口,老舊社區該有的樣子它都有。”據鐵西街道黨工委書記范淑霞介紹,鄰里糾紛,時常發生。
為化解轄區矛盾,創造一個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飛機場社區積極探索建立社會基礎治理新模式,根據實際,社區推出了化解矛盾“五老六員”工作法,即法規政策“宣傳員”、社情民意“聯絡員”、治安防范“巡防員”、基層維穩“信息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平安建設“守護員”,他們在參與群眾矛盾糾紛上起到了助推和潤滑作用,有效化解了諸多矛盾糾紛,成為轄區安定團結的“守護人”。
“社區沒有一件因民間糾紛激化和民轉刑案件的發生,沒有一起因調解不當而造成上訪,飛機場社區也連續創下五年‘零’上訪的好成績。”談及矛盾調解工作開展以來的成果,范淑霞自豪地說,“社區是我家,溫馨你我他,已成為轄區居民的共同心聲。”
牧野區人民法院訴前調解輔導室。白玉清 攝
“解決在基層,化解于萌芽”
“真沒想到,不到3個小時,事情就解決了,一站式多元化解紛機制,真是太方便了!”在牧野區訴調對接多元化解中心,居民王先生說。
據介紹,牧野區人民法院以家事糾紛多元化解為契機,依托訴調對接中心,創新推行“網格化”調解模式,將轄區劃分為10個網格,每個網格均由專職調解員擔任網格長,在調解案件糾紛中及時與社區和村委會負責人溝通聯系,了解當事人的家庭情況,共同解決矛盾糾紛。同時,該院積極通過“互聯網+”實現信息共享、資源整合、數據分析,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讓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
此外,牧野區人民法院還在全區89個社區(村)建立了一支275名兼職調解員隊伍,充分利用他們“人熟、地近、心熱”的優勢,積極參與案件調解,實現了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于萌芽”的目標。
“如果走正常的司法程序,案件一般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現在3個小時就把問題解決了,這充分體現出訴調對接多元化解機制便民高效的優勢。”牧野區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說。
衛輝市公共法律工作室功能職責。白玉清 攝
用法制力量化解基層矛盾
“感謝律師為我們作專業解答,更感謝好政策讓這么專業的律師成為我們身邊的法律顧問,引導我們理清合作社的性質和股改程序。”在衛輝市西代莊村股改過程中,村民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所說的法律顧問是衛輝市“一村一法律顧問一明白人”工作機制中的一環,該機制是在衛輝市委統一領導下,制定下發《衛輝市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意見》確立下來的。在實際工作中,西代莊村大膽創新,通過購買法律服務的方式,聘請5名河南省聯盟律師事務所律師做為專職人民調解員,為唐莊鎮政府及所轄28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擔任法律顧問,提供法律咨詢,調解矛盾糾紛。
法律顧問入村后,改變了西代莊村原有的矛盾糾紛解決模式和群眾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目前,西代莊村還制定了新農村法律顧問實施方案和責任目標,建成了村、組、戶三級網格管理,實行村包組、組包戶的服務模式。同時建立了公共法律服務微信群,每家每戶均有成員入群,入群人數達400多人,群眾可以實時面對面向法律顧問咨詢法律問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
“法律顧問進村不僅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同時也是一項實現多贏的創新工作方式。”衛輝市西代莊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下步工作中,將繼續探索新農村建設中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一些新思路、新做法,努力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更加充分的發揮法律顧問和法律明白人的作用,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起一套適合西代莊村的長效工作機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白玉清)